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边@是對我國發(fā)展歷史方位的新判斷,意味著我們面臨的國際經濟政治形勢、社會發(fā)展主要矛盾、發(fā)展動力、發(fā)展目標、實現方式等都產生了深刻的變化。全面辯證地認識這些新變化,對于準確把握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內涵要求和深遠影響有著重要的歷史和現實意義。
在深刻認識新時代中肩負起中國共產黨的使命擔當
回眸2017,黨的十九大最顯著的一個特征就是給中國和世界帶來一個“新”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們著手解決新矛盾,人民充滿新期待。
新時代,使我們想起開國大典上毛澤東同志的莊嚴宣告,近代以來歷經磨難受盡屈辱的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新時代,使我們想起鄧小平同志帶來“春天的故事”,我們開始改革開放搞活,大踏步富強起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從此面貌煥然一新,充滿勃勃生機。
九死一生、柳暗花明、鳳凰涅槃、幡然出新,才叫新時代。那么,憑什么說今天又進入新時代?站在時代的高度審時度勢,就不難作如是觀。中華民族這一百多年來歷經磨難,現在離民族復興越來越近。連美國《時代》周刊的雜志封面上,也破天荒用中文和英文兩種語言寫上“中國贏了(China Won)”。
可是,正因為越來越近,再進一步發(fā)展,每一步都是驚險一跳,都是從量變到質變的巨大飛躍。歷史上,一步走錯滿盤皆輸、功虧一簣、積重難返的教訓不少。百年之前美國和阿根廷的人均GDP都在4000美元左右,現在的發(fā)展水平不可同日而語。世界銀行警告:“在過去50年中,許多國家從一貧如洗的收入水平升到了中等收入水平。然而就在這段時間內,在歐洲以外,只有少數國家從低收入水平躍升到了高收入國家。世界上最失落的地區(qū)當屬拉丁美洲,它的很多國家在達到中等收入水平后,停止了增長?!贝怂^“拉美陷阱”。國際經驗表明,人均GDP在3000美元—10000美元的階段,既是中等收入國家向中等發(fā)達國家邁進的機遇期,又是矛盾增多、爬坡過坎的敏感期。這一階段,經濟容易失調,社會容易失序,心理容易失衡。一句話,步子容易邁錯,機遇容易丟失!
還有所謂“修昔底德陷阱”,即指一個新崛起的大國必然要挑戰(zhàn)現存大國,而現存大國也必然會回應這種威脅,這樣戰(zhàn)爭變得不可避免。對此,習近平總書記斬釘截鐵地說:“我們都應該努力避免陷入‘修昔底德陷阱’,強國只能追求霸權的主張不適用于中國,中國沒有實施這種行動的基因?!?
中國要跨過“拉美陷阱”,要避免“修昔底德陷阱”,前面還不知道什么人要挖什么坑……要完成驚險一跳,徹底實現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從量變到質變的巨大飛躍,算不算進入了又一番不進則退、不興即亡、鳳凰涅槃、幡然出新的新時代?
如何看待“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從三個角度作了權威的闡述:
從中華民族意義上來說,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意味著近代以來久經磨難的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迎來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從社會主義角度來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意味著科學社會主義在21世紀的中國煥發(fā)出強大生機活力,在世界上高高舉起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也為世界社會主義事業(yè)作出我們的貢獻;從世界廣大發(fā)展中國家來說,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意味著我們的道路、理論、制度、文化不斷發(fā)展,拓展了發(fā)展中國家實現現代化的途徑,給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發(fā)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獨立性的國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選擇,為解決人類問題貢獻了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
在準確把握新世態(tài)中推進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
中國進入新時代,世界也現新世態(tài)。世界正在發(fā)生深刻變化,全球發(fā)展深層次矛盾凸顯、國際環(huán)境不穩(wěn)定不確定因素增多。
2008年金融危機后全球經濟復蘇乏力,世界經濟中的深層次問題尚未解決,仍然面臨諸多不穩(wěn)定不確定因素。有的國家為了“重新強大”,剛簽完全球氣候協議《巴黎協定》,就翻臉否認;一些西方國家對“全球化”也要對著干……
正當全球發(fā)展深層次矛盾凸顯、國際環(huán)境不穩(wěn)定不確定因素增多之際,中國經濟卻一直穩(wěn)步增長,國內生產總值穩(wěn)居世界第二,對世界經濟增長貢獻率超過30%。2017年12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中國經濟發(fā)展也進入了新時代,基本特征就是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fā)展階段”。
近代大國經濟的發(fā)展,大都以工業(yè)化和城市化為基本模式,必然涉及對煤、石油和天然氣等不可再生資源的大量需求,以及對市場、對資源不斷擴張的需求。近代西方世界在崛起的過程中為滿足這種需求,以堅船利炮、圈占土地和奴役他人來掠奪資源。這雖造就了西方世界近代以來的繁榮,也埋下了它與世界其他國家和地區(qū)的仇恨。而且,現代工業(yè)文明徹底打破了自然的和諧與寧靜,生態(tài)危機頻頻出現。這就是我們熟悉的世界態(tài)勢的一個基本圖景。
但是,當今世界卻在呈現出新態(tài)勢、新圖景。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今天,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量子衛(wèi)星、人工智能迅猛發(fā)展,人類生活的關聯前所未有,同時人類面臨的全球性問題數量之多、規(guī)模之大、程度之深也前所未有。世界各國人民前途命運越來越緊密地聯系在一起。”“面對這種局勢,人類有兩種選擇。一種是,人們?yōu)榱藸帣鄪Z利惡性競爭甚至兵戎相見,這很可能帶來災難性危機。另一種是,人們順應時代發(fā)展潮流,齊心協力應對挑戰(zhàn),開展全球性協作。”他強調,我們要努力建設一個遠離恐懼、普遍安全的世界,讓和平的陽光普照大地,讓人人享有安寧祥和;我們要努力建設一個遠離貧困、共同繁榮的世界,讓發(fā)展成果惠及世界各國,讓人人享有富足安康;我們要努力建設一個遠離封閉、開放包容的世界,讓各種文明和諧共存,讓人人享有文化滋養(yǎng);我們要努力建設一個山清水秀、清潔美麗的世界,讓自然生態(tài)休養(yǎng)生息,讓人人都享有綠水青山。
天下大勢,浩浩蕩蕩,順之則昌,逆之則亡。世界新態(tài)勢,不可不察?!爸袊鴫簟笔菍崿F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審時度勢,何去何從?中國在力推“一帶一路”,促進共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今天世界各國看好“一帶一路”,不僅因為這條新路有互利共贏的經濟愿景,還因為這條新路有互利共贏的信心保障。因為這一開放途徑和倡議所包含的文化底蘊,要避免重蹈近代西方列強開放的老路,破解“國強必霸”“贏者通吃”的邏輯,走出新興國家與守成國家必有一爭、甚至一戰(zhàn)的“修昔底德陷阱”。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愿同各國人民一起,推動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共同創(chuàng)造人類的美好未來”,為促進世界和平、創(chuàng)造人類美好未來,不斷貢獻中國智慧和中國力量。黨的十九大報告宣告,“中國無論發(fā)展到什么程度,永遠不稱霸,永遠不搞擴張”。因為,中國的文化基因,就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就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 ”,就是“以和為貴,求同存異,美美與共,世界大同 ”。
在不斷解決新矛盾中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2017年12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政治局召開的民主生活會上指出:“國內外環(huán)境發(fā)生了深刻變化,面對的矛盾和問題發(fā)生了深刻變化,發(fā)展階段和發(fā)展任務發(fā)生了深刻變化,工作對象和工作條件發(fā)生了深刻變化,對我們黨長期執(zhí)政能力和領導水平的要求也發(fā)生了深刻變化?!?
種種深刻變化,首當其沖的是 “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fā)展之間的矛盾”。黨的十九大作出的這個重大政治論斷,為科學判斷我國社會所處的歷史方位,科學制定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新戰(zhàn)略、新部署、新舉措,提供了基本依據。
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制約著千頭萬緒矛盾的展開,牽扯著方方面面社會的變遷,引領著13億人生活的改變。1956年10月,毛澤東同志在《論十大關系》中指出:“我們一為‘窮’,二為‘白’。‘窮’就是沒有多少工業(yè),農業(yè)也不發(fā)達?!住褪且粡埌准?,文化水平、科學水平都不高。”那時,我們也曾拼命干,但一窮二白揮之難去,物資常短缺,到處供不應求、捉襟見肘。因此,在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國所要解決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 現在,大家普遍感到生活好了,情況變了,要求高了,不滿多了。歸根結底是社會主要矛盾變了,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fā)展之間的矛盾”了。
新矛盾,顯出新問題。經過改革開放近40年快速發(fā)展,我國已經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社會生產力水平總體上顯著提高,社會生產能力在很多方面進入世界前列。我國總體實現小康,正邁向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隨著社會發(fā)展進步,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廣泛,不僅對物質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義、安全、環(huán)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長。突出的問題不再是“落后的社會生產”,而是發(fā)展不平衡不充分。發(fā)展不平衡:城鄉(xiāng)差距、東西部差距拉大;既有達到甚至引領世界先進水平的生產力,也有大量傳統(tǒng)的和相對落后的生產力;既存在產能過剩的情況,又存在有效供給不足的問題;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較大,貧富差別比較明顯,社會上存在不少困難群眾,貧困人口還有4000多萬。發(fā)展不充分:創(chuàng)新能力不夠強,發(fā)展質量和效益還不高,轉變發(fā)展方式還處于攻堅階段,客觀上存在發(fā)展不夠穩(wěn)定和不持續(xù)的情況。這些,成為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約因素。
新矛盾,提出新要求。我們的發(fā)展,要從“發(fā)展就是硬道理”,轉到強調“科學發(fā)展”,再到提出明確要求——緊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把握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fā)展階段的基本特征,推動經濟在實現高質量發(fā)展上不斷取得新進展。
新矛盾,需要新動力。我國經濟在前三個十年即1979~2008年,連續(xù)以年均9.8%的速度增長,在全世界經濟增長最快的前20個國家和經濟體中遙遙領先。在第四個十年即2009~2018年,仍然以年均7%~8%的速度增長。當此全球發(fā)展深層次矛盾凸顯、國際環(huán)境不穩(wěn)定、不確定因素增多之際,中國經濟卻一直穩(wěn)步增長。2017年國內生產總值增長6.9%,首破80萬億元大關。那么,再往下走,第五個十年還能持續(xù)增長嗎?一個體量巨大的經濟體的這種不間斷高速或中高速的增長,在世界經濟發(fā)展史上還沒有過先例。黨的十九大報告宣布,中國能夠保持和延續(xù)這個奇跡。在下一個十年中,中國將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從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基礎上,再奮斗1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從2035年到本世紀中葉,在基本實現現代化的基礎上,再奮斗15年,把我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如何做到?頂層設計很清楚,就是按照高質量發(fā)展的要求,統(tǒng)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zhàn)略布局,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統(tǒng)籌推進穩(wěn)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各項工作。如何落實?就是進一步大力推進改革開放?!案母镩_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必將在改革開放的進程中得以實現”。我們必須在40年成功改革開放的基礎上進一步推進改革開放。繼續(xù)爆發(fā)活力,又能活而不亂;繼續(xù)注入動力,又能持續(xù)不斷;繼續(xù)深化改革,又能發(fā)展不停。
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一系列深刻變化接踵而至。新矛盾顯出新問題,新問題提出新要求,新要求需要新動力,新動力來自改革邁出新步伐。面對新矛盾,解決新問題,適應新要求,尋找新動力,邁出新步伐,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將展開新戰(zhàn)略、實施新部署、落實新舉措。
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歸根到底來自共和國偉業(yè)的蓬勃發(fā)展;實現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每個人、每份力都不可或缺。2017年12月29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政協新年茶話會上發(fā)出了“攜手新時代、貫徹新理念、聚焦新目標、落實新部署”的動員令。“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航線已經明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巨輪正在乘風破浪前行。我們堅信,有中國共產黨掌舵領航,有中國改革發(fā)展的浩蕩東風,有全國各族人民揚帆劃槳,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巨輪一定能夠抵達光輝的彼岸!
[參考文獻]
[1]習近平.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2]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作者簡介:葉小文,全國政協文史和學習委員會副主任、全國政協十三屆委員,曾任中共十八屆中央委員,轉載自中國共產黨新聞網)